spaceman 发表于 2014-8-10 21:44:11

“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

 【摘要】 本文在梳理德国制造业200多年演进发展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了“德国制造”的六大特点,分析其得以塑造的多方面因素。指出“德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于高科技和绿色导向,以及将强大的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战略产业有机融合。德国人试图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既延续制造强国的历史进程,同时成就其服务大国的梦想。   【关键词】 “德国制造”历史演进特点成因发展趋势   2008年以来,“德国制造”引起了各国政府、业界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讨论,不少学者就“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问题进行了诸多比较和思考。有人认为“德国制造”意味着质量和信誉,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工业化的梦想,及其文化底蕴;也有人认为“德国制造”是“众厂之长”,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不少人则把“德国制造”视为高端制造的楷模,是“中国制造”学习的榜样。   本文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德国制造”模式的特点、成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其有益经验,以期对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德国制造”的由来   目前理论界对“德国制造”尚无明确和统一的界定。从德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德国制造”不仅是德国工业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1871年德国统一之前,以普鲁士为代表的德国工业化进程是从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开始的,制造业主要是与此相关的钢铁、煤炭和机器制造等。当时莱茵河流域的鲁尔地区成为欧洲最大的重工业集中地和工业人口稠密区之一,以蒸汽机车制造为代表的德国机器制造业,以及金属加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60%的企业达到中等规模水平。   1871至1914年期间,德国完成了国家统一,并借助19世纪后期出现的以电能、内燃机和合成化学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机会,一方面改造了传统机器设备制造业,形成以加工工具、刀具和缝纫机等为主轻型机器设备、以机床制造为主的重型机器设备,以及电力机器设备三个主要的制造体系。   由于大量仿制英国制造的机器产品,引起了英国厂商的不满。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对德国所制造的山寨产品,特别是质量低下的机床设备嗤之以鼻。当时英国机床厂商曾指责德国人仿造的机床破坏其产品名声,并强迫德国厂家在机床产品上标出“德国制造”的字样。1887年,英国议会修改了《商标法》,规定所有由德国出口到英国的物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制造”的劣质产品与英国制造的优质产品区别开来,“德国制造”的蔑称由此得名。   为了改变“德国制造”的臭名,德国机器制造商经过近20年时间摸索和技术改进,不断完善机床性能和测量方法,终于在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赢得了好名声,过去那种质次和精度低的形象,开始被优质和高精度的形象所取代,“德国制造”脱颖而出,其含义也大为不同,并从此确立德国在机器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德国企业家开拓了化学和制药等高新制造业,并在这些领域获得了国际性独家垄断地位。“德国制造”的名声也扩展到了化学、制药、电气设备、光学和精密仪器等诸多生产领域。   1907年,德国在各个制造领域,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制造领域的生产率,都已领先于英国,“德国制造”模式逐步走向国际经济舞台。到1914年,德国不仅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先进制造业的成功范例。   1914至1945年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经济经历了畸形发展阶段,“德国制造”也因此打上了深深的战争烙印。   一战的失败彻底打乱了“德国制造”的发展进程,德国在海外的资产和市场直接被竞争对手接管,在世界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完全丧失。20世纪20年代,在“道威斯计划”和美国援助下,德国制造业得到短暂恢复和发展。在“大危机”爆发之前,德国在钢铁、机器设备、化学品和药品、电气技术、精密仪器和光学等领域再度赢得行业领导地位。   但好景不长,30年代始于美国的“大萧条”,使德国经济也深陷其中。随后在纳粹统治时期,“德国制造”的正常发展轨迹被扭曲,制造业的诸多领域都打上了战时计划经济的印记,被绑到纳粹战车上的许多产业和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卷入了战时生产的行列。不过为战争为目的而发展的设备运输业,客观上为德国战后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更没有料想到的是,战前成立的大众汽车公司,在二战后居然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二战失败后,“德国制造”曾是一个耻辱和负面的标签。根据战后国际社会对德处置,以及有关制度安排,德国的战后改造和经济发展,必须要遵循“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原则。1949年,德国分为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   在美国支持下,西德走的是“和平工业化”道路,其制造业主要是为大众提供各种消费品,主要发展民用制造业,剔除了各种为军事目的的生产计划。   在50至70年代,面对日本厂商在钢铁、汽车、照相机和家用电器在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等方面的激烈竞争,西德制造业依赖其灵活的产品设计传统,开辟了小批量定制模式,主要关注于工艺技巧密集产品的制造;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生产重点转移到对技术和投资要求更高的机械工具的模具设计、大型工业设备、精密机床和高级光学仪器等领域,尽可能制造出在质量、性能、用途和规格等方面独一无二的产品。在70年代,德国生产的机械产品2/3都是小批量生产的。   而在规模生产方面,“德国制造”则突出其在技术、产能、品质、安全和舒适性等方面的特色,如汽车制造是典型例子。   小规模定制和特色规模生产,使“德国制造”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传统制造业如机器设备、电机工程机械、钢铁生产,以及光学等精密仪器的制造,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同时转型进入以化工、制药和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能源、汽车、化工、制药、电子和信息等产业有了迅速发展。   其它制造业也打破了战后盟国的诸多约束,从50年代开始了疯狂扩张,“德国制造”仿佛回到1914年之前的发展状态,美国技术再度受到青睐,管理企业的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而不是商人和经济学家。   在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德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在化学塑料品、化纤、矿物油加工、车辆制造、电气和电子工业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更为突出,1970年,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超过30万辆,占市场销售量的6%以上,几乎打破福特T型车的销售记录。   分治后的东德继承了原来德国制造业的部分基础,沿着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发展。制造业以重工业为主,生产和销售活动主要以国有企业和联合企业为主体进行。在机床制造业,东德具有历史渊源,拥有设计和制造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加工单元,以及包括从设计直至确保用户生产能力的长期经验。通过企业、科学家、机床制造研究中心、众多协作伙伴与用户的共同协作,东德制造出许多大小各异、自动化和连锁程度不同的柔性加工系统,同时在缝纫机、光学和精密仪器、钢铁生产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东德制造业主要集中于莱比锡、德累斯顿、哈雷和开姆尼斯地区,东南部城市德累斯顿成为工业中心,机械、制药和电气制造是其传统产业部门,60年代还发展起了半导体产业。卡尔·马克思城地区是东德重要的纺织工业区,纺织和运输机械、有色冶金、纸浆和造纸、木材加工工业比较发达。   1990年德国实现民族统一后,两个“德国制造”模式进行了调整和融合,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德国特色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不被世人看好的制造业却成为德国经济逆势复苏和率先走出衰退的主导产业。“德国制造”不仅是德国企业的共有品牌,而且也是德国经济的世界名片。   长期以来,“德国制造”从最初的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追赶英美到跨越式发展,最后自成体系;从追求规模数量到关注质量和品质,最后集中于工艺技术和研究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塑造了一个不同于英国制造、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德国制造”模式。   二、“德国制造”的主要特点   与各种制造模式不同的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德国制造”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制造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在世界范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1990年之前,西德近40%的就业岗位都是与制造业有关。2009年,德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最大的,各部门对比情况详见图1所示。   http://www.qstheory.cn/jj/zzjjxpl/zzzx/201303/201308/W020130806631834852717.png  图12009年德国经济各部门附加值总额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Germany Trade & Invest, German Manufacturingat a Glance, 2010, pp. 5.  从图1可看出,制造业的附加值占德国全行业总额的19.1%,如果加上深加工产业7.4%份额的话,可达26.5%,差不多与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活动的比例持平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自不待言。   居于世界领先的“德国制造”,不是一两个产业,而是几乎所有的制造部门,包括传统制造业、新兴能源和节能产业、绿色和环保产业。   在传统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被誉为德国“工业中的工业”,是欧洲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商,欧洲市场超过1/3的轿车是由德国厂商制造的,拥有最集中的OEM汽车生产车间;机器设备制造业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制造者”,德国人把它改造成为高科技国家的发动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领域;20世纪初期,化学制造业就几乎垄断了全球化学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使德国在这一领域处于一种“旁若无人”的境地,以致这一产业成为“德意志帝国最伟大的工业成就”。50年代后,继续成为世界化学工业的垄断者和领先者;与化学制造业相伴而成长的制药业,2008年共有243家企业,雇员有12.6万人,创造了415亿欧元的产值,是世界第三大生产国;电气工程制造业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三个不同时代。2009年,德国成为欧洲领先的电气和电子产品生产国,在全球列第5位。  在每一产业的细分部门,德国也处于世界前列。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在该产业所有分支领域,无论是成套设备,如机床、建筑机械和纺织机械,还是机械零部件,如轴承和变速箱等,德国企业制造的产品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其所在行业成为领导者。   据2011年德国贸易和投资署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近90个机器设备制造部门中,有17个部门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其中11个部门位居第2和3位;以营业收入来衡量的话,有12个部门居于世界第1位,包括电力传输工程、材料处理技术、通风技术、机床设备和农用机械等,而每一部门都有众多优秀的企业群体,形成了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具体情况详见图2所示。  http://www.qstheory.cn/jj/zzjjxpl/zzzx/201303/201308/W020130806631834851775.png  图22001和2010年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各部门发展情况   (单位:以10亿欧元计算)  资料来源:German Trade and Invest, Th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in Germany,Issue 2011/2012, pp. 3(图中的CAGR为复合年增长率)。  从图2可以看到,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德国有10大领先部门,其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正是它们创造了德国近10年来经济增长的又一次奇迹。   其次,“德国制造”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原因,德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莱茵河流域、以及斯图加特、德累斯顿和柏林等地。   西北部的北莱茵河—威斯特法利亚地区(简称NRW),集中了汽车、生物科技、化学、能源、环境技术、食品、电气和电子、创新材料、机器设备制造、微系统工程等15个产业。2010年,NRW地区的国内市场总值为5430亿欧元,占德国GDP的21.7%,在德国处于第一位。该地区同时还是德国中小型企业的集中地,约76.1万家企业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80%以上享受到社会保险的员工在这些企业工作,是制造商和供应商设厂办企业的首选之地。   巴伐利亚地区是德国产业集中的第二个地区,人均GDP为48000美元。该地区集中了宝马集团、西门子公司、奥迪公司、安联集团、英飞凌公司、曼集团、德国瓦克化学公司、彪马公司和阿迪达斯公司,以及消费电子生产的根德公司、联合抵押银行,以及魏格·曼集团等。   位于德国西南部、以斯图亚特为中心的巴登—符腾堡地区是德国制造业的传统地区。如今那些传统的纺织工业已慢慢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许多著名企业都把总部设在了该地区,如戴姆勒·奔驰集团、保时捷公司、博世集团、蔡司眼镜公司,以及欧洲最大的软件企业思爱普公司等。   第三,“德国制造”以对外出口为导向。由于资源禀赋和市场狭小的制约,“德国制造”的工业品主要依赖海外市场,出口和国际化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导向。   19世纪后期,“德国制造”主要面向欧美国家的城市市场,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和各种消费品,如服装、玩具和钢琴等。20世纪以后,“德国制造”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出口商品主要以金属、机械和化学制品等为主。1913年,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制品、机械和电气设备,以及其它工业制品的出口国,其中机械产品的出口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29.1%,德国三大化学品制造业公司生产了当时世界市场90%以上的化学品,到目前为止,德国生产的化学品仍占世界市场的13%左右。   50年代以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繁荣多半也是由出口和海外需求带动的。在整个70至80年代,德国传统机械产品,如机床、汽车、照相机等大量出口,是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国。   80年代以后,“德国制造”的机械设备、化学制品、电气和电子工程设备主要市场是美国、中国、印度和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所生产的汽车占世界汽车市场约17%的份额。   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德国第一大机床出口市场,占德国总出口量的21%。近10多年来,德国对中国的机床出口增长了4倍多,每年约合8亿欧元。目前共有约4300家德国企业在德国商会大中华区进行了登记。   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产业。1997年,该部门生产的机械设备产品占西方国家总出口量的20%左右。1998年,德国机床产值77亿美元,而出口为44.9亿美元,出口比例高达60%以上,是世界第二大机床生产国和出口国。2007年,机床出口占世界市场18.1%的份额,2010年,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19.1。2010年,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最大的12个部门,其产品销售额在全球出口市场中均占有较大比例,具体情况详见图3所示。 http://www.qstheory.cn/jj/zzjjxpl/zzzx/201303/201308/W020130806631834864904.png图32010年德国机器设备各部门在全球出口市场中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German Trade and Invest, Th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in Germany, Issue 2011/2012,pp. 9.   从图3中可以看出,名列第1位的是电力传输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占全球贸易量的26%,其次是机床和材料处理技术,分别是23%和22%,然后是农用机械,占20%,而第10位矿山机械的出口也占到10%的份额。   第四,“德国制造”是精专制造和高端制造的完美结合。精专制造是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的,由于规模约束,它们不可能发展范围经济,进行多元化经营,要想在行业生产中占有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专有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成为高度精专的生产者。如在19世纪,由于市场对机床的需求量从单件变为批量,并对精度有较高的要求,迫使一些生产能力较差的厂商退出生产领域,而让给那些更为内行的专门工厂去制造,而留在这一行业的就必须非常专业地生产优质机床,同时向英美机床生产标准看齐。而制造重型机器设备的一些公司,因不能生产完整的同一系列产品,只能把生产活动限定在像轧钢机、采矿机械、燃料设备、炼钢炉等特定范围内,也必须走专业化道路。   虽然单个企业不可能成为整个机器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但可以从技术和质量入手,做到行业生产的极致水平。如轻型机械制造领域,1945年创建的伍尔特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小精专制造企业,但它却是世界上连接技术和装配技术领域最大的跨国公司。在重型机器制造领域,1894年创建的恒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CNC数控系统的机床企业,它研制出曲轴数控铣床,开发了多款机床和柔性系统自动生产线。   机床制造业被认为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部门。在这一领域,德国从火车机车的制造开始,最后形成了各种机床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所有产业链。一百多年德国高精端的机床制造厂商几乎处于国际垄断地位,在世界机床业中一直以品质优良、技术先进、精密度高而闻名,其中重型机床、精密机床,以及金属成形机床尤为突出,约60%的机床为数控机床,在这一产业中鲜有外国竞争和挑战者。目前,在机床制造领域处于世界前10位的都是德国企业,如德国通快集团、吉迈特公司、舒乐集团、蒂森公司和穆勒集团等。   除了机床之外,德国企业生产的其他机械产品,其质量和技术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准,是高端制造的典范。如电气制造业的几个领先企业,德国通用电气集团、西门子集团和博世集团等,不仅可以在电气制造业中处于领导地位,而且在后来的电子制造和信息产业,甚至在新兴能源产业都处于先进企业之列。   第五,“德国制造”形成了垄断竞争与合作共赢的局面。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认为,由于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导致了英德两国制造业不同发展特点。英国是个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强调的是竞争;而“对外竞争,对内合作”则是德国制造业的主旋律,它几乎贯穿了过去的整个世纪。   在德国制造业领域,为了应对国际竞争对手,产业内部采取了卡特尔和共同利益集团的合作组织形式。   1879年,德国就有14个卡特尔组织,1890年增加到210个,1902年达到300个,1905年增至385个,1911年猛增到550-600个。纳粹执政时期,德国全面实施卡特尔化,以控制企业生产活动来满足战争需求。二战以后,西德的卡特尔组织被接管盟国强制性拆散,但在50年代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1957年又成立了联邦政府的卡特尔局,议会也通过了一些关于卡特尔存在的例外法规,整个社会对于卡特尔组织形式并不排斥。90年代时,德国合法存在的卡特尔组织还有200多个。   共同利益集团的合作形式主要存在于化学和药品行业。主要有染料利益共同集团(I.G.)和I.G.法本公司。   各种行业协会,如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德国工程师协会(VDI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以及电气和电子制造协会(ZVEI)等,也被视为机器设备、电气和电子、以及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合作形式。  总的来看,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存在于化学品和药品制造、电气和电讯,以及汽车制造等部门,而竞争合作存在于机器设备制造、信息,以及服务产业,而各产业之间形成了垄断竞争和合作双赢的局面。   在机器设备制造部门,很少得到政府和全能银行的保护,形成了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竞争合作市场结构,是沿着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发展的,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市场力量进行资源配置,是集中度最小的部门之一。   第六,拥有众多顶级品牌和百年老店。“德国制造”是行行出状元,业业都有顶级和经典品牌。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德系汽车”众多闻名遐迩的经典品牌,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旗下的奔驰、迈巴赫和精灵;宝马汽车公司旗下有宝马、迷你、劳斯莱斯和法拉利;大众汽车公司旗下有大众、斯柯达、奥迪、保时捷和兰博基尼等。   其实“德系汽车”本身也是一个品牌,蕴含着德国人兢兢业业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以及一百多年来德国汽车制造业的历史积淀。2011年,德国名牌经销商塞米昂关于企业品牌的评估资料显示,在上榜的50个著名品牌中,有5大品牌是德国汽车制造企业。按品牌的市场价值排名,大众和戴姆勒·奔驰分居榜首和第2名,市值高达198.95和197.1亿欧元,而宝马、奥迪和保时捷分别位列第7、14、19名。   除了汽车制造业之外,1853年创设的世界顶级钢琴品牌——“斯坦威”钢琴是“德国制造”。“阿司匹林”是德国拜耳公司创建的药业品牌,有灵丹妙药之称,100多年来长盛不衰;巴斯夫公司牵头命名的“阴丹士林”染料商标,成为合成染料的代名词;成立于1846年的德国蔡司眼镜公司,其发展史简直就是德国历史的缩影。该公司于1904年申请的“蔡司商标”,至今仍然是光学仪器的百年经典品牌;1949年创建的“阿迪达斯”和1948年创建的“彪马”都是世界驰名运动服装品牌,也是中国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服装品牌之一;   “德国制造”拥有无数百年老店,每个企业都从优秀到卓越,成为基业长青的典范。1731年成立的双立人公司,推出了“双立人品牌”厨具和刀具,以及各式西餐具,后又逐步延伸至不锈钢桌面产品、军刀和美甲产品等,成为制造优质不锈钢制品的行业领导与先锋。   德国是19世纪最早批量生产缝纫机的国家,至今还有两家公司——百福公司和杜克普爱华公司仍留在缝纫机生产领域,成为行业生产的挑战者和领先者,其知名度就像是汽车业内的奔驰和宝马一样。特别是百福公司,是1862年由技工师米歇尔·普法夫创办的一个家族企业,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谱写了一个中小家族企业不断成功转型的传奇故事。   德国曼集团是由1758年和1841年建立的一家小型炼铁厂和机械制造厂演变、合并、发展起来的全球化企业集团,是德国综合工业指数中30家领航企业之一。该集团专注于商用车辆和动力工程机械的制造,涉及重型机器设备制造的高精核心领域,能够提供商用卡车、大客车、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机,以及交钥匙发电厂的解决方案,每一生产部门都在所在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在全球远洋航海中,每2艘船就有1艘使用了曼集团生产的柴油发动机。由曼集团生产的柴油机所驱动的大卡车承载着世界贸易量的一半,115年前发明的机器驱动着这无比巨大的货物量,这可是一个神话般的故事。   巴斯夫集团是德国化学制造业的“三巨头”之一。其前身是1865年恩格霍恩创立的“巴登苯胺碱厂”,如今是一个以化学品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化学制造企业。2011年底,其销售额达734.97亿欧元,净收入为61.88亿欧元,是一个不断“创造化学”的化工企业王国。   成立于1847年的西门子公司,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大起大落的曲折发展历程,先后进入到电气、电子、信息、医疗和能源等不同制造领域,从一个传统单一产品制造企业,发展成为以欧洲为基础的特大型电气和电子制造康采恩。2011年,西门子公司约有雇员36万多人,创造了710亿欧元的营业收入。  1886年,由罗伯特?博世创办的博世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只不过是一间简陋的“精密机械和电器工程车间”。但127年后的今天,博世集团是德国第二大独立电子设备制造商,是全球技术和服务的供应者,在汽车和工业技术、消费品和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都处于领先位置,拥有近28万多名员工,凝练出以现代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生活而发明”的企业文化。   绚丽多彩的“德国制造”,既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德国历史画卷的一部分。这其中的大起大落、繁荣与奇迹、衰落与重生,都只存在于德国独具特色的制造业。   三、“德国制造”是如何练成的   长期以来,“德国制造”在各自领域领风骚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显示出其大而强、小而精、全而优、高而专的独特魅力,它是如何炼成的呢?   首先,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德国被称为创意之国,德国商品不仅是制造,而且是被创造出来的。长期以来,“德国制造”涌现出许多发明创造的企业家。德国工程师奥托于1876年发明了四冲程煤气内燃机,戴姆勒于1883年发明了汽油机和汽车,狄塞尔于1897年发明了柴油机。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由此诞生了现代汽车制造业。   德国化学制造业的发明创造更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合成染料、燃料和材料,以及化学药物的发明,使德国数十位化学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化学和药品生产的三巨头公司,更是技术发明的源头,其开创的工业研究实验室将研发和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1851至1900年,德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发明成果共有202项,1877年至1890年间,德国申请的技术专利许可每年平均为4000-5000项,随后则是年均10000项。1906年之后上升到13000项,其中1886年之前高价值技术专利占6-8%左右。1975至1980年,德国机床制造业申请的专利超过1万多件。2011年,德国申请的专利58997件,实用新型专利15486件,外观设计专利52585件。   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和欧宝等汽车制造商,每年申请的技术专利都是数以千计。而西门子、博世、英飞凌和巴斯夫公司位居全世界12个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公司之列。   事实证明,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多的行业,往往都是德国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如车辆制造、电气和电子技术、化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   除了发明创造之外,技术创新也是推动“德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德国制造”也是模仿起家的,先后拷贝了英美技术和生产方式,但他们会把“拿来主义”的东西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最后研制出更胜一筹的技术和产品。如化学制造业就是典型的“学生超过老师”的例子,德国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到英国和法国学习化学,回国后研制出各种新型化学品,创新了化学教育体系和模式,最终使化学研究和生产中心都从英法,转移到了德国,实现了化学制造的全球垄断。   从制造业整体来看,各产业都非常重视研发投资,以2009年为例,德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总额为450亿欧元,其中汽车制造业研发支出最多,达139亿欧元,电子工业部门为59亿欧元,机器设备制造业为46亿欧元 。德国企业的研发投资力度也很大。2010年,德国曼集团的研发资金达到6000多万欧元,拜耳公司的研发支出也超过了200多万欧元,大众和宝马等公司的研发投入都超过其营业收入的5%。在以R&D投资排名的全球前1000家企业中,德国处于第三位。在全球前25名研发投资最多的企业中,德国有4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大众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和保时捷公司。其中大众和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约6亿和4亿多欧元,占全球企业研发投入的第4位和第14位。   研发投入是衡量企业、产业,甚至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由发明创造和创新驱动的“德国制造”具有持续不断的技术优势。   其次,充满活力的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认为,德国出口贸易之所以取得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他把这些中小企业称之为“隐形冠军”。   据德国贸易投资署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共有6300家公司,其中87%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且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不超过240人,雇佣了90.8万高素质的劳动力,这就是国际社会称之为“典型德国结构”的产业结构。小而精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小是指企业的规模,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从业人数较少;精是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单位产值较高。它们更接近用户,更富创造力。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制造业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这种企业结构主要存在于机器设备制造业,以及信息和通讯产业,正是这些充满活力的“隐形冠军”,撑起了“德国制造”的半边天。   1923年创建的德国通快集团,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生产电动工具的家族小企业。2010年1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员工也还不到9000人,却创造了20多亿欧元的销售额,在机床/重型机床、激光技术/电子产品,以及医疗技术开发方面成为专业性和全球化的家族产业集团。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小红伞有限公司(AVIRA),是德国领先的信息安全专业公司。成立于1986年,在全球范围也只有约450名员工 ,与许多德国历史悠久的公司相比,是不折不扣的小企业,但它却拥有约1亿用户,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独立开发、专业和个人安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小红伞有限公司研发出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诠释了“小即是美的”力量所在。   而在金属、钢铁和其它有色金属制造,重型机械和电力机械制造,人造染料、纤维、肥料以及新材料和化学工业等领域,德国确实是以“大企业”为主,但也有大量中小企业,且与大企业形成了比较和谐的共存和发展关系。   第三,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和引导。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历届德国政府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1949年之前,政府直接干预了许多经济发展计划,甚至把许多产业部门都带入到战争深渊之中。但在德国政府干预下通过的一些社会保障立法,如1883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1889年的《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以及1911年《遗嘱保险法》和《雇员保险法》等,却奠定了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有利于德国制造业的发展。   1949年之后,西德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框架下,政府发挥的作用是间接的,微妙地平衡了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通过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以及环保等标准的制定,为企业创新提供激励和必要的约束。正如艾哈德所强调的“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国家不仅不再直接发号施令,或者说国家不仅放弃了一切干涉,市场经济政策的目的还在于利用为经济政策所许可的一切现有工具,来不断解放新的才能,开辟新道路,不过还要防止误入歧途”。   政府适时地制定了产业发展战略,引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如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私有化政策;90年代后,德国政府运用投资和税收激励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到德国东部去投资。1994年颁布的《小型股份企业及国家放松对其股权干预法》,给予小型制造企业在融资集资方面许多便利和优惠政策;2002年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规划,并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环保策略”;2006年至2009年,政府制定了高技术发展战略,为高科技和环保型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方向。   但在基础研究领域,政府是直接介入的,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知识产品,以及大量的研发资金或补贴。在这方面德国政府不惜斥巨资,建立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研究的一体化科研体系:包括国立科学院、研究所和国家扶植的各种学术团体。政府还对大学以外的科研机构如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和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等提供科研资金。同时允许学者在学术上自由发表意见,注意保护学术自由,使科研和学术探讨完全独立于政治和宗教之外,不受党派和意识形态的干扰。   2010年10月,德国经济和技术部牵头启动了《云计算行动计划》,该计划是在经济界、科学界和政府机构的相关专家广泛参与之下共同制定的,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用户和供应商,而州政府、乡镇政府以及法律机关和团体,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为己任。   近年来,德国政府在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德国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德国制造”企业社会责任部门(Made in German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le, CSR),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启动了相应的计划,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四,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制度。德国制造业的标准化生产问题,源于当时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标准化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德国工业设计运动的奠基人穆特西乌斯发挥了重要作用。1907年,穆特西乌斯等人发起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旨在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的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他认为,德国应该把功能性和装饰性的设计思想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在1914年德国展开的有关工业生产“标准化”的争论中,穆特西乌斯等人关于标准化的思想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即设计独立于经济,设计品质不能因经济利益而动摇的原则。这既是德意志制造联盟,同时也是后来德国工业设计所遵循的原则立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品及零部件生产的标准化,最终成为制造业的主流,同时,德国开始制定全国范围的标准制度。   一是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的设立及其认证体系的建立。1917年,德国标准化协会设立,并初步确定DIN产品标准。但当时带有DIN标志的产品并不是第三方认证的产品,而只是企业自己的合格声明。鉴于DIN标志并不能完全反映产品的功能和质量,1971年12月,DIN发展了第三方产品认证制度,并注册了“DIN检验和检查标志”,合格的产品才发给证书。同时成立联邦德国产品标志协会(DGWK),作为DIN的一个附属机构,专门负责符合DIN标准产品的第三方认证工作。   DIN虽然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但却是德国工业生产标准化的合格认证机构,它所制定的标准,不仅限于工业产品,而且还涉及建筑工程、机器制造、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家政等领域,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产品标准织网,严格限制企业的一举一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DIN制定的标准,实际上有90%以上已成为国际标准,是世界工业较为重要的产品标准之一。   二是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工程协会(VDE)认证体系的建立。这是对电气设备和电子产品的认证体系,其认证依据是VDE制定的法规和DIN制定的标准。VDE成立于1893年1月,涵盖了电气、电子和信息产业,以及电力、联邦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的所有重要领域。1920年9月29日,经德国联邦专利局注册,VDE标志开始生效,同年10月签发了第一个VDE标志。目前,全球约有20万种电气设备产品使用了VDE标志。   三是德国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的成立(1949)。该组织是DIN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组织制度,把有关方面对标准的要求和建议反映到DIN标准的制定之中。   此外,德国制造业的标准化组织还有德国机床标准委员会(NWM)、德国电工委员会(DKE)、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等单位下属的12个部门,以及申克(SCHENCK)、鲁尔奇(LURGI)、道依奇(DEUTZ)三大公司的标准化室等。   标准化制度的建立,对“德国制造”和德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标准化每年为德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德国企业对“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市场”体会至深。   为继续保持“德国制造”的领先地位,2005年,德国再次制定标准化战略。2006年,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启动了“标准创新计划(INS)”。INS运用了各种调查研究手段,确定了德国未来标准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光学技术、能源利用技术、医药与健康技术、纳米技术、生产技术、安全技术、服务相关技术、材料技术、微系统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和航空技术等。  第五,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目前,德国约有30万个行业协会和联合会组织,他们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延伸,也不是单个企业的喉舌,代表的是行业协会中所有会员企业的利益,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对制造业进行指导和监督。   德国联邦工业协会(BDI)是一个为德国工业及其与工业活动有的服务性组织,有38个分会机构,超过10万个不同类型的企业会员,代表约800万雇员的利益。它自认为是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忠实的实践者,即提倡个性、自由、企业家精神和社会均衡。作为工业界的统一组织,它以一个声音与国内政治决策者沟通,以及与欧洲和国际政治组织洽谈。   德国工程师协会(VDI )成立于1856年,主要从事生产技术的发展、监督、标准化、工作研究、权利保护和专利等方面的工作。目前,VDI个人会员超过了14万人,其中1/3是学生,以及年龄在33岁以下的工程师。这是一个财政自主、政治独立的非盈利性组织,建立了近2000个标准,并通过学生、技术研讨会传播了有关的制造知识,或通过VDI指导制定可被接受的技术规则,成为咨询性的合作伙伴,并介入到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有关领域。   另外,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VDMA),汽车制造业行业协会(VDA),电气和电器制造领域行业协会(ZVEI),以及德国化学制造行业协会(CVI)等,都是专业化的行业协会组织,代表着不同行业企业的利益,为会员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承担着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职能。同时在国家有关经济和政策的制定、技术立法、质量保证体系、税收,以及环境和气候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六,全方位教育体系的长期效应。在发达国家中,德国被认为是最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国家之一。在国民教育方面,早在18世纪末,德国就确立了6至13岁儿童必须人人接受教育的基本原则。1835年,普鲁士王国80%的孩子都进入初等学校(小学)学习。至1850年,除德国东部一些偏远地区外,基本上消除青年文盲。德国重视国民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对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具有长期效应。   除国民教育外,德国建立了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技术人才,为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德国高等院校包括专科学院、工业技术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以及研究性大学。专科学院主要培养实际工程师,而工业技术和应用科技大学主要培养具有较深理化知识的科学工程师,研究性大学主要从事基础性教育和科学研究。其中工业技术和应用科技大学把大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这类学校往往成为工程师的摇篮,为德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德国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有工程技术背景。1914年,当各国观察家在游览德国之后深有感慨:“德国不仅建立了世界前所未见的一流综合大学体系,而且也建立了世界前所未见的最好的技术与商务教育体系”。   德国的另一个富有特色的教育体系是“双轨制”的高职教育,主要面向高职培训的青年技术工人,几乎70%的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都要到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无论是机械修理工、瓦匠,还是电工,要想在德国找到工作,除了学校的毕业证之外,还必须拥有一张合格的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完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为“德国制造”培养出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工人队伍。   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以及德国人对教育重视的传统,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长期效应,是“德国制造”获得世界声誉、产品质量优良,富有整体竞争优势的保证。   综上所述,“德国制造”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和综合经济体系,其成长和发展不仅是单个行业之事,同时也与其它行业的繁荣,国家有关制度和政策措施,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大环境有密切联系,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德国制造”的主要发展趋势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认为,21世纪以来,有两大动向席卷全球,一是金融和经济危机,二是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前者凸显当今世界经济的病症所在,即科技创新滞后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创新滞后于虚拟经济,整体经济发展是失衡的。后者意味着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未来的10至20年时间,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越来越多的人对人类将迎来一场划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大变革这一判断,已经形成共识,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已经成为描述这场变革基本特征的关键词。   为了应对这一场技术和经济大变革,各国已经开始了积极行动和部署。德国应该是西方发达国家中走在时代前列的国家之一,“德国制造”也已经围绕这些核心技术和生产领域开展了务实的行动,由此开启了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   第一,以“制造业数字化”为中心,改造了传统制造业,并将其与新兴产业融合对接起来。目前,“德国制造”的机械设备产品一半以上都应用了微电子控制,而十几年前这个比例还不到5%。由于微电子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从而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机器的精度,同时又使设备有很大的柔性,使产品更加多样化,初步实现从高耗能、高物耗、低附加值,向低耗能、低物耗、高附加值的新兴制造业转变,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微电子技术改造的传统机器设备制造业,被定位为新兴产业的上游产业,同时与下游的化学和塑料、电气和电子、汽车、食品和饮料、可再生动力和绿色能源等产业形成有机的生产链。其中电气和电子、汽车、化学和食品产业成为机器设备制造业的四大客户,这四大产业共有 11,400多个公司,雇佣了近220多万员工,产值达到6300亿欧元。   事实证明,可再生动力和能源等产业中的风能、光伏、生物能源、可替代动力技术、新兴节能电池等生产领域,确实形成了对高端机器设备制造业的强大需求,新兴产业需要高技术含量的机器和设备才能生存和发展。如光伏发电产业,主要由德国机器设备制造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种设备,而该产业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把“德国制造”定位于科技和绿色制造。德国人认为传统制造业不会过时,仍可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必须在信息化和低碳化时代,走向科技制造和绿色制造。   在环境和资源约束条件下,传统制造业可以成为新兴节能和环保等产业的推动者和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00个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成员公司活跃于新兴产业领域。如在光伏电力工程机械领域,2010年,德国光伏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几乎占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比例高达44.5%,装机容量达到7408百万瓦,几乎是世界各国装机容量的总和。2010年3月31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不得不设立一个独立的制造业分会——光伏设备制造协会,以应对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潮流基本是一致的。   21世纪以来,德国政府和企业更是把发展环保产业技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了德国传统的能源和冶炼企业处理环境问题的经验,以及机器设备制造业所提供的产业基础,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环保产业。   第三,力图同时成为制造强国和服务大国。大约在10多年前,德国在电子、信息、通讯和金融服务业中鲜有作为,相对于服务业发达的美国和其它国家来说,德国曾被誉为“欧洲的病人”。   但21世纪以来,德国在电子和信息领域开发了许多新的电子技术和产品,如数字式MD小型光盘录音机、DCC数字盒带录音机、数字卫星无线电收音机,正在研制高清电视,以及高清录相机和多媒体设备等。从2005至2008年,德国电气和电子制造业的年增长率超过6%,并在2006至2007年间,获得了11.2%的增幅。电子工程制造业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2006年,德国电子制造业产量占欧盟25国总产量的35.8%,具体情况详见图4。  http://www.qstheory.cn/jj/zzjjxpl/zzzx/201303/201308/W020130806631834868818.png图4   2006欧盟各国电子产品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Baden-Württemberg International,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Europe, 2008, pp10.   图4资料显示,在欧盟各国中的电子产品总产量中,德国居第一位,远远高于第二名的法国(12.4%)和第三名的意大利(11.7%)。德国半导体和显示器的市场规模是欧洲最大的,萨克森地区是全球第5 大半导体集中生产地,慕尼黑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云集了数百家生产集成电路片——“硅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及各种软硬件的电子公司。2010年,电子制造业的营业额为1650亿欧元,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子市场。   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德国电气和电子生产企业纷纷加盟,参与了电信网络、计算机的软硬件建设、信息和通讯技术服务等生产领域,同时也成长了一些新的企业实体。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德国信息和通讯制造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家用电脑、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和互联网的普及率是欧洲最高的,德国是目前欧洲地区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近年来,德国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技术发展重点是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以及军用通信等。德国联邦邮政电信局、曼内斯曼、博世、SEL、TNT、西门子等公司是该领域的骨干企业。   2010年,德国电信产业的产值为637亿欧元,信息技术制造业为642亿欧元,在欧洲居首位,占欧盟市场总量的20%,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3%,列第4位。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云计算”都会是德国信息和通讯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计划把该产业预算的10%用于云计算的研发,把它作为今后五年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增长领域。   如今的“德国制造”,为了避开了与发展中国家的正面竞争,将自己定位于为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提供专用和高端机器设备的制造者,并与之形成互补产业链,“德国制造”的生命周期因此而延长,从而实现产业的顺利转型,走上了长期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德国制造”可以进行全球化生产布局,既为发达国家,也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不断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希望同时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先进国家。   结语   “德国制造”是继英国和美国制造之后出现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在日本和韩国制造崛起的年代里,它曾经陷入发展的低谷;在美国制造走向虚拟和外包化的繁荣中,它也对自己的实体制造产生过动摇;在面对中国制造的追赶时,它也一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但在2008年金融和经济危机后的逆势发展中,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德国制造”,反而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原因就在于德国人没有在发展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产业时放弃了传统制造业,而是将它们有机结合;也没有一味地追求虚拟经济的玄妙,而是踏踏实实地发展高质量、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实体经济。   在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德国并不是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也不是最先发展制造业的国家,但却是把制造业做到极致、做得厚实、做出风格、做成了大业。“德国制造”不仅是一个历史的研究话题,同时也是当前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可供借鉴的、现实版的一种模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