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在精益生产中的定位和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精益生产思想下的变革和应遵循的几条原则,对推进企业人才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日本先进生产方式的研究,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新生产组织方式被提出,这种生产组织方式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
随着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节节胜利以及世界各国对精益生产的研究的逐步深入,精益生产方式在实践上也逐步被诸多企业所采用。首先在汽车行业内,几乎所有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商都开始吸收精益生产的思想,推行“准时化(JIT)”生产,加强企业间的协作。
尤其在部分生产方法的改进方面,有些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甚至超过了日本国内的企业。随后,在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的企业中,精益生产的生产组织方法、人员管理方法以及企业协作方法都被广泛地吸收与推广。
近几年,世界范围的对企业人事管理的改革及一些企业再造的活动,很多都受到了精益生产思想的影响。自2002年8月一汽集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现了全面合作后,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一汽集团的各子公司也在学习丰田汽车公司精益生产方式及管理理念。精益生产中员工的定位1、员工是企业重要的基石精益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精益生产的体系是由客户需求拉动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产品设计及为了保证顾客需求的各种控制活动,员工是整个体系最基层,是体系的基础。
作为精益生产体系的最重要的基石,如果员工的工作没有做好,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潜在的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的利用,精益生产体系将会倒塌。可见员工是企业的基石,正确的处理好员工的问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发挥员工的潜力,实施精益生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2、员工是解决问题的主体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彻底消除各种浪费,生产中的各种浪费都是细小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须依靠员工自己去解决。因此精益生产十分重视生产一线员工,注意提高一线员工的素质并充分授权,发挥员工的智慧,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由一线员工自己动手解决。
大野耐一在他的《丰田生产方式》中提到,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对发生的现象提出五个“为什么”,然后把问题搞清楚。并总结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人反复问五个“为什么”,积累并发扬科学的认识态度,才创造出来的,可见在丰田的生产方式中员工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案例:精益生产思想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一汽集团自2002年8月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现了全面合作后,陆续成立了四川一汽丰田公司、天津一汽丰田公司、一汽丰田(北京)销售公司等。并开始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学习丰田生产方式.
从2002年至今,通过对丰田精益生产的学习,很多公司的生产环境得到了改善,员工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对生产现场中很多问题进行了改善。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丰田的精益生产中员工的定位发生了变化,而对员工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精益生产发展对员工的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1、强化团队合作管理精益化管理强调协作精神,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其实施的基本单元是班组,在班组内部建立起各种管理小组,解决日常生产中问题,当出现的问题涉及面广时,就需要跨部门、班组建立临时的合作团队。
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精益化生产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员工参与、交流。在团队管理中,领导者要了解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特点正确的分配工作任务,并让每个团队成员认识到他们之间协作以及贡献对于团队获得成功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营造充满信任、和谐合作、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公平的衡量机制,创造面对面的沟通机会,合理处理成员及团队间的冲突,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2、注重多技能培训在传统的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工作的内容被高度的专业化,员工只从事一种被定义到很窄范围内的工作,而且是反复的进行。这样的工作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厌烦与员工技能的单一。
而在精益生产中则要求员工一专多能,能完成相关的多方面工作任务,一方面对员工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工作来训练员工掌握多种技能,提高能力。精益生产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注重多技能多种类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能力为目标,
根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循序渐进的培训方案,通过培训与技能开发,即使员工满足岗位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培训作为激励员工的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3、鼓励主动创造性的思考问题精益生产指的浪费在我们通常看来是无形的、微小的,有的甚至认为是合理的,这些浪费面广量大,人们习以为常。要消除它不是靠领导发号施令所能解决的,需要员工不断勤于思考才能解决,而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员工创造性思考才能将深层次的问题挖掘出来,并加以解决。
在精益生产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鼓励员工主动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并制定各种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的创造性。对于解决生产中难题或是给生产带来显著改进的创新,不但要有相应的奖励还要加大传宣力度,在公司内部营造创新、和谐的工作氛围。
领导要对员工充分信任并适度放权,在开放和信任的环境中,每一位员工的价值得到肯定,创造性得到承认,创新的想法或建议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交流,员工才会自觉主动地主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从而使企业整体的智慧得以增强,面向市场的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高。4、提供多渠道的晋升空间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员工需要在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提供的晋升渠道单一,对于技术人员或是生产一线的员工并没有专门的晋升通道,由于一些优秀的员工长期得不到自我价值的体显,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或是人才流失。
精益生产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了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结合不同岗位特点及公司发展需要,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晋升形式,让企业中各行业的专家能手都能有自己的晋升渠道,发挥个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更积极的投入工作,创造价值。5、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精益生产中,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为组织目标服务。精益生产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激励人、培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德、能、情的管理,并将三者高度统一。
人力资源管理要实施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三者有机结合,并系统的实施。实施“以人为本”是一项以能为核心、以德为导向、以情为支撑的系统工程。从企业角度出发,“以德为本”的着力点在于培育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以此来引导、约束、统一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意识、心理及行为取向,使员工忠诚事业、忠诚职业、忠诚企业,最终实现“以德治企”。
“以情为本”的着力点在于创建一个开放、平等、宽松、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切实关心员工的心理动向,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凝聚人,让员工树立起“主人翁”的心态,充满激情地干事业。
“以能为本”的着力点在于引导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到释放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上。从组织管理角度实施以能为本,在开发上要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培养,最大限度培育人的潜能,在使用上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在激励上要坚持按贡献分配,鼓励多劳多得,能者多得,最大限度地体现员工的价值。
可以说,以能为本的管理有助于满足各类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能有效促进在企业内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管理氛围。随着精益生产的思想在汽车企业包括在一汽集团的不断深入,必将推进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益化”,提高员工素质能力,调动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