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细胞式生产方式在日本的新发展-2
[打印本页]
作者:
1198262483
时间:
2011-12-7 16:05
标题:
细胞式生产方式在日本的新发展-2
(四)如何解决库存增加的问题
如前所述,细胞式生产方式对于流水生产线生产方式的优势之一是在制品和库存少。但是,随着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加,各类零部件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一部分企业的库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些企业是如何解决库存增加问题的呢? 下面请看两个实例。
1、使零部件的生产与最终产品的生产同步。上述的岛根富士通公司的做法是,将撤除流水生产线后空余的厂房提供给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在同一个厂房里一边生产零部件,一边采用细胞式生产方式组装最终产品,实现了二者同步生产,大大减少了库存。
2、将零部件的生产置于细胞式生产方式之中。富士通的沼津事业所是一家生产复印机墨盒的公司。由于墨盒在充填炭粉之前是空心的,因此占用仓库面积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改购买空墨盒为自己生产,并把它作为一个工序置于细胞式生产方式之中,随用随生产。现在,仓库里只需保存生产空墨盒的块状原料即可,大大减少了库存面
积。
三、正确选择两种生产方式
尽管细胞式生产方式具有种种优势,但是它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比流水线生产方式优越,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企业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中,有一部分与正确选择两种生产方式有关。企业必须根据产品的特性做出正确判断: 在什么条件下采用细胞式生产方式? 在什么条件下仍然保留流水线生产方式? 在什么条件下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如前述的爱知机械工业公司和松下电气公司家用电器分公司的做法) ? 下面,通过对富士复印机公司E工厂的实例分析,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特征,理清总体思路
富士复印机公司E工厂通过对两种生产方式特征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见表2) 。
1、从产量角度进行比较。流水线生产方式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细胞式生产方式适合于小批量生产。
2、从品种数的角度进行比较。流水线生产方式适合于少品种生产,细胞式生产方式适合于多品种生产。
3、从减少时间损失的角度进行比较。流水线生产方式在掌握作业、零部件供应等方面有优势,细胞式生产方式在转换机种、编制工序和节拍等方面有优势。
4、其他方面的比较。流水线生产方式在自动化方面有优势,细胞式生产方式在柔性、适应产量变化、心理健康性等方面有优势。
(二)结合产品特性编制实施方案
该厂在对两种生产方式不同特征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具体结合产品的特性,从不同角度考虑实施方案,并组织生产。
1、根据机种来考虑。产量大、零部件数多的A和C机种(见表3)选择流水线生产方式;相反产量少的E和F机种选择细胞式生产方式。然而,对于机种B、D和G的判断则比较困难。从产量小的角度来看,应该选择细胞式生产方式;但是从零部件数多、工时数多的角度来考虑,选择细胞式生产方式又会带来工人熟悉作业的时间长,容易在组装产品时发生漏装、错装等问题。
2、根据主、辅生产线来考虑。如图2所示,该公司考虑主生产线仍然保留以往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仅将辅助生产线改用细胞式生产方式,辅助生产线根据主生产线的速度,适时投入完成的部件。通过这种折衷的做法,达到取其所长,补其所短的目的。这样做法的优点是,能够降低完全选择细胞式生产方式时工人的记忆负担,缩短工人培训时间,避免发生组装中的漏装、错装等问题。
3、根据生产线上不同部分的特点,有区别地考虑。这里主要指为避免因流水线上工序和节拍的不均衡性而造成等待时间的损失以及从提高零部件供应效率的角度进行有区别地选择生产方式。例如,A机种有200个品种(见表3) ,各品种之间零部件的数量和工时数相差很大,如果完全使用流水线生产, 必然会发生因工序和节拍的不均衡而造成的大量等待时间的损失。因此如果仅在生产线上不均衡性比较突出的部分采用细胞式生产方式,其他部分仍保留流水线生产方式,扬长避短解决好不均衡性的问题,就能较好地减少和避免等待时间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细胞式生产方式在日本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普及推广阶段”之后,现在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细胞式生产方式自问世以来虽然倍受青睐,但是毕竟历史尚短,必然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本文在充分肯定细胞式生产方式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对普及推广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日本企业的实例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上述的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细胞式生产方式在日本的确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创新,他们的经验值得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学习和借鉴。通过对日本企业的实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2点重要的启示∶
1、细胞式生产方式的优势并不会在应用中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 企业必须依据自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在创造性运用过程中使其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
2、尽管细胞式生产方式与流水线生产方式相比较有种种优势,但必须明确它本身毕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把手段目的化,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性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否则有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作者:
fzl1789
时间:
2011-12-8 03:37
本帖最后由 fzl1789 于 2011-12-8 03:38 编辑
很不错的资料 多谢共享!!
其实,我很勤快的,我一般不懒得睡觉
(www.xueyeba.com)
作者:
Terry
时间:
2011-12-8 21:03
好资料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lan08716
时间:
2013-11-14 11:35
看了,写的挺好。
作者:
nanshebinglei
时间:
2013-11-14 15:39
有没有更系统详细的资料?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