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改进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14-9-3 06:56
标题: 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改进思路

    流水线生产方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被世界各地的企业管理者学习和模仿。但是流水线生产方式并不完美,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和他的侄子丰田英二曾先后到福特汽车公司“朝觐”,他们的收获很大,但是丰田英二在考察结束完写给总部的报告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确不完美,它至少存在以下不完美的地方:


  第一,为了追求分工专业化的效率,它往往被分解成很多的工序,相应地需要较多的作业者,而且这些作业者从事的是较枯燥的、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有人指责亨利·福特的流水线式生产侮辱了原先生产者作为“手艺人”的荣誉。人是有思维能力的,流水线上的作业者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并经常把这些想法带到工作中,以至于亨利·福特本人为此曾感慨:“我只需要每个人的一双手,可是他们却把脑袋也带来了。”


  第二,为了实现流水线的顺畅运转,需要进行生产线平衡,也就是生产线流动要保持一定的“节拍”,这个节拍由传送带的移动速度控制。而为了达到总体的协调和效率,在局部必须有效率的损失,也就是“平衡率”几乎不可能得到1,流水线平衡率与1的差距就是流水线的效率损失。


  第三,为了使作业者能够在传送带边上的作业台排开以实现流水作业,流水线生产通常要求较大的面积。


  而最大的问题是,为了得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流水线必须尽可能地保持一直运转。可以极端化地想象一下,还是上面那个例子,一个不分工时需要30分钟的工作,通过流水线生产可以缩短到21分钟完成,但是需要7个人同时作业。如果只生产1件产品的话,那么需要的工作量就是21×7=147人·分钟,远远超出原来30人·分钟。对于流水线式生产来说,生产的批量越大,流水线越是正常运转,效率的优势就越明显,反过来,如果生产的批量较小,则效率优势不明显,乃至丧失。因为每一次产品的变更,都需要重新的工作研究以及生产的重新安排,并需要相应的培训。尽管培训可能比较简单,但是要得到好的生产线安排,工作研究工作要细致,才能使得生产线的平衡率较高。所以,流水线生产方式最适合的大规模生产的情况,福特将它的这种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而决定只生产一种车型——T型车,流水线的效率就可以达到最高。


  而为了保持流水线的效率,它不能轻易停工,即使在生产中发现了诸如质量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了质量问题,就标记出来等待产品到了流水线的末端进行返修。因此,福特流水线的末端有很大的场地供返修车停放。而很多时候,质量问题不是个别的,而是系统性的,因此,到生产线末端再返修可能会遇到很多同样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导致巨大的浪费,这是效率的巨大损失。


  丰田英二当年就看到了这一点。这对亨利·福特来说是一个痛苦,他极端地追求效率,但是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却带来了很多没有效率的问题。这一点正如布鲁斯·A·帕斯特纳克为《管理百年》一书作的序中残酷指出的那样:“实际上,每一个对现有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过激或缺陷进行修正的新概念,都再出现伊始就种下了破坏自己的种子。……克雷纳的关键思想是简单的,但是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成功总是要遭遇失败。”


  丰田英二和丰田汽车公司的总工艺师大野耐一等根据日本国情,并根据自己对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缺陷的认识,对流水线生产方式进行了修正,创造了独具丰田特色的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研究总结后,称丰田生产方式为“精益生产”(LP, Lean Production),在世界引起轰动。


  丰田生产方式以“看板控制”、“及时生产”(JIT,Just in Time)、“自动化”(此自动化不同于一般理解的机器自动化,意为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发现需要停止生产的质量问题,作业者有权停止整个流水线的运转)等为特征,解决了福特方式的一些问题,并创新性地开创了“拉式生产”。尽管丰田生产方式对福特式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进行改进,但它还是一种流水线生产方式。


  流水线生产方式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在没有能取代它的生产方式之前,对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指责也只能算是“吹毛求疵”。


  除了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以外,针对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弱点而进行的各种改进还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种:


  第一,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导致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流水线生产方式中原来由人进行的许多作业改用效率很高的专用机器替代,以此方式节约人工。这在发达国家很普遍,日本又几乎是其中最热衷于机器自动化的国家,日本人不仅发明各种专用机器,更制造了大量机器人应用到流水线生产中。


  第二,针对流水线生产方式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不适合批量较小的生产的弱点,对流水线进行柔性化的改造,建立柔性制造系统(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使得一条生产线上可以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而不致损失效率。


  上述第一点和第二点既统一,又有一定的矛盾。应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同时,固然可以替代人,并且很多时候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是机器的功能是有限的,为一种功能而设计的机器往往不能被用来进行其他操作。机器人是相对灵活性高的机器,但其功能也是很有限的,大多数被用在焊接等环节。而从根本上来说,由人进行生产是最有柔性的。但是,在技术的限制下,流水线式生产虽然有各种弱点,但是仍然是主导性的生产方式。


  为了应付流水线上越来越高的人员生产成本,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采取机器自动化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规模地把生产往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转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环节和相对低端的产品生产。至目前为止,中国流水线上工人的收入大约只是日本的1/30。在劳动力价格的驱动下,日本企业向中国转移生产成为潮流,很多集团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中国生产



作者: sslovess    时间: 2014-9-3 10:56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nothings    时间: 2014-9-4 12:37
很不多错!.......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