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致富???那是2007年,随着包括玩具生产商美泰公司(Mattel)在内的多家西方跨国公司被迫召回所有受到污染或者有问题的中国制造产品,整个世界开始认识到了中国消费者一直深受其苦的问题。虽然其结果是监管机构强化了政策,很多公司的风险管理经理也迅速采取了行动,但这样的事实依然盘桓不去:“有些中国企业饱受产品质量问题之累——尤其在食品行业,食品遭受污染和掺杂使假的新闻就是层出不穷,尽管政府采取了大量行动试图修正这一问题。”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马歇尔·梅耶(Marshall W. Meyer)谈到。
那么,中国的企业真的无法模仿他人的方法摆脱这个问题,无法复制他们从外国跨国公司学到的经验吗?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约翰·保罗·麦克杜飞(John Paul MacDuffie)说,只有有时候能做到这一点,他列举了中国的汽车行业这个例证。被本土供应商和制造商挤得爆满的这个行业,在本土市场面临着外国品牌的激烈竞争。数十年来来,尽管政府的政策一直偏爱国内公司,但在中国,最畅销的产品依然全部是外国品牌——大众汽车(Volkswagen)在这一市场占有15.2%的份额,通用汽车(GM)和日产汽车(Nissan)分别占有8.2%和5.6%的市场份额,丰田汽车(Toyota)、现代汽车(Hyundai)和本田汽车(Honda)位列其后。来自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和汽车咨询机构协同共进有限公司(Synergistics)2011年的数据显示,最大的本土汽车制造商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只有5.2%,比亚迪、奇瑞和吉利等公司分割其余市场份额。
虽然有人认为,对为市场份额而战的国内公司来说,中国人的品牌认知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过,麦克杜飞指出,市场份额较小是因为他们缺乏与全球性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和专业能力,他们与外国制造企业的合资公司并没有提供这些东西,尽管被广泛接受的假设并非如此。他谈到,虽然政府要求汽车组装要建立合资企业,但对供应商并没有这样的要求,他进行的研究表明,合资工厂只是有限度地提供外国产品的设计数据和专业知识。此外,汽车合资企业的强劲销售,也让本土供应商发开自己产品的热情很低。他认为,对供应商来说,获取专业技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明智途径,就是仿效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Pacific Century Motors)2010年的做法,该公司从通用汽车公司整体收购了设在密歇根州的子公司耐世特(Nexteer)。
或许,(中国大陆)与台湾更具可比性。与日本不同,台湾的企业一直在大量进行OEM生产,然而,他们也提高了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宏达电(HTC)智能手机、宏基电脑(Acer)和华硕电脑(ASUS)等产品就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巨大的刺激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在台湾,“人们会以不同方式的思考,因为他们的境内市场很小。他们一直在寻求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产品。”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全球变革中心(Center on Global Change)技术政策分析师杨启仁(Chi-Jen Yang)谈到。
减速带和迂回之路??? 正如很多企业历经艰辛认识到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有其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2010年,当丰田汽车公司应对产品召回危机时,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的经济学教授、日本汽车制造商研究专家藤本隆宏(Takahiro Fujimoto)在接受沃顿知识在线的访谈时,向麦克杜飞讲述了丰田公司如何提升汽车产品质量,以及如何奋力与所有后续变化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些变化包括“装配生产线数量的变化,生产设备的变化,在全球市场销售的车型数量的变化,以及由于社会压力和市场需求造成每种车型日趋复杂化等。所有这些变化交叠在一起,使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工作量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