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精益大师】精益转型是否有“正确”的顺序? [打印本页]
作者: myguxing 时间: 2015-3-18 14:13
标题: 【精益大师】精益转型是否有“正确”的顺序?
最近我参观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工厂,一个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另一个在印度的金奈市附近。他们的故事可以提供给大家作为精益转型顺序的教案。
我参观了弗罗伊登贝克-NOK株式会社(Freudenberg-NOK)位于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的铸模工厂。这些年来,我曾多次参观过这家工厂,他们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实施精益转型,开展GROWTH项目(Get Rid of Waste Through Team Harmony,通过团队协同来消除浪费)。工厂通过这个项目,被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单元,然后引进产品系列以及连续流的概念。这样做,很快就突显出产品设计以及设备上的问题,并催生了3P生产准备过程(Production,Preparation,Process),为开发下一代产品和流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最近,这个工厂也开始注重六西格玛(Six Sigma),把报废率从90年代初的7%左右降到0.7%(在某些流程上甚至更低)。请注意,他们采用的精益转型顺序是:丰田生产系统(TPS)→3P→六西格玛。
今年夏天,我在印度参观了一家优秀的气闸生产工厂,隶属于印度TVS集团。 这是我在丰田城之外见过的最精益的企业之一。TVS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形式开始精益之旅,注重生产流程的能力(process capability)。1996年,这个气闸厂成为日本地区以外第一个赢得戴明奖(Deming Prize)的工厂。之后,这家工厂引进全面质量管理(TPM),保证每一台机器都可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过去四年里,他们建立起生产单元,对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实行标准化,定时用水蜘蛛搬运材料,并且对整个工厂及其供应商实行拉动系统(pull system)。请注意,他们采用的精益转型顺序是:TQM→TPM→TPS 。这与前一个工厂的转型顺序恰恰相反。
我的初步结论是,要想在精益之路上有所作为,首先要解决生产能力问题(TQM/Six Sigma)以及设备运转问题(TPM)。与此同时,还要消除操作步骤上的浪费,并在每条价值流中运用拉动系统(TPS)。换句话说,我认为精益实践没有一个“正确的顺序”可循,顺序的安排取决于产品性质、生产工艺以及公司业务的本质。
真正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的是领导和管理。这两个工厂的成功都得益于英明的领导,如弗罗伊登贝克-NOK株式会社的乔·戴伊(Joe Day)和TVS集团的迈克·马赫什(Mak Mahesh)。两个公司都通过强有力的价值流管理,确保整个产品系列都能有序地开展精益转型。
2002年10月11日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