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第一章:员工培训模型方案设计和原则建立 [打印本页]
作者: jzg91 时间: 2015-6-15 13:01
标题: 第一章:员工培训模型方案设计和原则建立
现状:自主汽车电子企业,员工流失率高,产品相似度高,加工过程难度低,过程防错能力不足(两高两低的现状),在此基础设计模型,以求彻底解决问题。电子企业员工培训方案
电子企业员工技能培训
提到电子企业,人们联想到更多的是富士康,员工换代很快(两年都算老员工),富士康是全球代加工的大公司,产品族分的很细,员工技能培训策略是细分工位排长线,每工站对员工专业技能需求降到足够低,初期实施自检巡检制,后期多能工制(增加排线柔性)。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重点不是富士康的机制,不是已实施的机制,而是我公司即将实施的员工技能培训机制。(所以请群友们在阅读过程中多提建议,可微信平台直接回复)
我司是一家自主汽车电子企业,产品制造过程具备电子企业的绝大部分要素,同样是员工流失率高,产品相似度高(平台化思想,打造共用部件,常会出现一种产品下的十个具体型号,外观几乎一致),加工过程难度低,过程防错能力不足(两高两低的现状),在此现状下,我司目前已经开展的培训工作有培训记录,多技能矩阵,定岗定员等(结果不很理想,原因很多,员工技能策划工作不足,在技能评估(广度/深度/员工受训效果)缺少有效方法,长期防错事件导致产品的80%岗位为关键岗位,关键岗位管理模型失效,员工技能矩阵更新不够及时,一定周期后无人确认员工具体的技能掌握状态)。
今日分享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模型和建立原则的过程,模型是框,原则是基,决定了后期培训结果的可持续性,打造乐学的工作氛围。
一、技能模型简介:
1、对技能岗位评估,初步分4档,A、B、C、D档次,金字塔模型(如下图)
技能为什么分四档?(解释)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区分,主要为区分大众岗和技术岗,各分两级的目的就是要体现差距,为竞争做准备(具体你分三档也行,五档也行,只要能体现差距就好),岗位档级设计主要权衡技能和责任心两项,同时为公司选拔后备班长/现场工艺,产线选拔核心员工打好基础。
2、培训模型里D、C档为大众岗,通过绩效的方式鼓励员工自发多学,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B、A档为技术岗,采用岗位招聘的方式,以1人在岗,2人补岗的形式进行,如有人员离职,在C档优秀员工内招聘产生;
3、D、C档模型原则设计:
①新员工到岗,从D档做起,逐步晋升(产线产品类别较多,可以同时学习几个D档岗位);
②SMT,THT,包装岗位进行工序划分,按岗位定档次,总装工段按产品族分类别,例如BCM测试(包括所有BCM测试环节)
③连续三岗制:总装工段的新员工,同类别产品实施“连续三岗制”,一名员工从第一个D档开始,换岗学习的原则是先从相邻的工序学起,连续3个岗位学习合格后,可任选岗位进行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的有效性,对前后工位要有更深入理解,更好的理解工站要求和缺陷);
④同类原则:对总装工段工序进行同类分析,比如焊接,不论焊接哪种器件,设计严格的评审标准,如果按标准评审合格,都可进行上岗,为实施同类原则,逐步要建立岗位失效模式数据库(同类原则,以最严标准考核,如烙铁);
⑤相关原则:有一些岗位之间有关联关系,比如JED传感器调试和测试,测试环节为D档岗位,调试环节为C档岗位,此两工序有相关关系,测试为基础,和调试相关。培训员工时,测试合格后接着学调试,且为必须学的关系。
(相关原则,必须成套学习,确保调试/测试知识的完整性)
⑥钉子岗位原则:对于THT工段分几部分设定钉子岗位,通过岗位津贴的形式,鼓励员工在岗位的精度上做持续提升。原理:鼓励员工努力做好自己喜欢的岗位,比如对于插件段可设定2个钉子岗位,这2个人插件对物料认识深刻,对关键器件能进行判定,插件速度和质量都很优秀,这样既可以带动其他人一起进步,还可以对区域品质问题进行协防;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深入研究,重点盯防)
⑦晋级机制:D、C档重在营造学习氛围,落实员工责任感,B(技能)档确保核心技术岗位员工技能合格,A(技能+品德)档主要为现场工艺和班长培养后备人选。(晋级机制好制定,难实施,画饼容易,分饼难)
⑧辐射效应:学习的过程遵循从点到空间的逻辑。D、C档员工,从一个点开始,连续三岗,本班组多能工,本车间岗位,本公司岗位。(理论模型是这样,基本已经很稳定的时候可以考虑,实操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很严谨,确保模型的稳定升级)
⑨大众档设技能上限:员工掌握D/C档岗位技能要设上限,目前初定为6个,2个D档,4个C档(在公司层面上目前只承认6个,考虑人的精力也有上限,当员工掌握的技能足够多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成为未来的技术员或者此员工技能深度掌握不足,这样在产品升级的过程中,担心发生状态混乱的问题)
⑩逐级换岗原则,比如C档岗位有员工离职,又无后备人员,必须从现有D当岗位员工进行培养,避免新员工直接进入C档或B档。
二、配套绩效模型(做方案的时候我会做三种,实际自己设计的时候我只会设计一种,其它的是做衬托,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初步设计绩效方案分为三种:本着互换优先的原则,让岗位数决定绩效额度,多学多收益。
1、最终绩效法:只评定技能等级的最高档,然后根据档次确定绩效比例,绩效分正负,新员工实习从D0开始,技能绩效定为0.75,D、C同时存在时,以C档决定最终绩效比例,B档和A档数量较少,贴设定岗位绩效较高,以引导员工多学多干。
优缺点评估:
①优点:便于操作,简单粗暴;
②缺点:岗位设定的公平性要求很高,初期难以实现,且难以控制最终绩效成本,不做推荐;
2、技能津贴法:在不影响其它绩效的前提下,单独评估岗位技能,以津贴的方式直接发给员工,且每一档津贴明确,可控。C、D档里选最高档进行评价,数量决定最终津贴额度,A、B档目的在于遴选精英,结合岗位技能培训原则,员工技能津贴平均控制在50元之内。
优缺点评估:
①优点:只加津贴的方式使模式推行起来能快速上轨道,能快速营造出一种全员学习的氛围,员工没有抵触情绪,且易于留住老员工;
②缺点:后期员工数量快速增长,可能会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
推荐此种绩效模型;
3、叠加绩效法:岗位之间进行换算,1D=5元,1C=2D,1B=4C=16D,1A=2B=36D,此法以D为基准,对所学岗位进行叠加计算,完全以数量取胜,折算比较公平。
优缺点分析:
①优点:道理简单,易于理解,折算方便;
②缺点:累加难以设定数量界限,不利于在实现公司目的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此方案对成本消耗最大,不做推荐。
采用技能津贴的方式,可以比较好引导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津贴金额未最终确定,只是为了拉开差距!
今日只分享模型设计和最初的原则,接下来两期分享实际操作思路,朋友们可以多提建议,先谢谢大家!
本方案为Bill团队整体设计,非常庆幸有这个给力的团队,谢谢大家!
您的关注是我们坚持的最大信念!
关注微信公众号:guanlishijian-cq510,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电脑阅读用户可手机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作者: jzg91 时间: 2015-6-15 13:19
此为第一章,员工技能培训方案,理论模型设计
作者: 偷懒滴胖子 时间: 2015-6-15 17:16
比较有效!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