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2)<香港游br>
十分钟过去了,罗斯还没有出来,福四有些不耐烦,就给小六打了个电话。小六说他这会儿在机场,接纽约来的航班,他让福四耐心等待,老板是个大忙人,有时接个电话就要用掉一个多钟头。
福四看了一眼阮三儿,阮三儿倒是一副沉着的样子,“急什么,既来之则安之,等你将来有了钱,成了大佬板,也得这样。”
“嗨,”福四自嘲地笑了,“我绝对不想活得这么累,干吗呀!一天接几个小时的电话,这活儿不爽。”
小六不愧是小六。他没有说错,罗斯真的是在接电话。
关芹到北京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她是旗人,她的家乡在东北的一个中等城市,她还有一个姐姐,一九八八年姐姐关菲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从此告别故乡。
关菲出生的时候正是“*”前夕,关芹比关菲小六岁,在关芹两岁多的时候,她们的父母在一起意外中双双命归黄泉,姐妹俩是在小姨家长大的。她们的童年过得并不愉快,生活拮据的小姨用夫妻俩每月总共仅六十多元的收入养活八口人。小姨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出曾经的中国贵族遗留下的奢靡和闲适,她不像姐姐那样非要嫁个同宗同族,她很现实,她的丈夫是个汉人,而且上一辈还是苦大仇深的农民。关菲和关芹在小姨家过得还算平坦,一九八二年关菲考上了吉林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研究生,就在关菲研究生毕业的一九八八年,她又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也就是这一年,关芹高中毕业了,关芹没有参加当年的高考,她进了市话剧团,那也是一场挺残酷的竞争,初试复试和决试,一路考下来,能过关的也就是千分之一二。虽说关芹如愿当上了演员,可好景不长,由于话剧市场萧条,关芹上了十几次舞台之后,市话剧团就瘫了,虽然架子还在,但跟解散也差不了多少。无聊中关芹和她一帮小姐妹们就流入了社会,被一群男人捧上了天,吃饭、跳舞、卡拉OK、搓麻、郊游,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关芹常坐的是宝马,车主姓张,年龄也只有二十来岁,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一年后关芹嫁给了这个小张,婚后两年两人又离了。离婚后的关芹只身去了北京,通过一些朋友的介绍开始在一些电视连续剧中串个角色,虽没演过女一号,但还是赚了点钱。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北漂队员。
罗斯认识关芹也很偶然,作为贝奥集团主业分支之一的文化产业,拍电视剧一直是罗斯的最爱。贝奥文化投资过一个三部曲的都市言情剧,效果非常好。可当执导过这部言情三部曲的名导演华子把一个名叫《路无尽》的剧本呈送给罗斯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拍板否决了。按华子的说法,这部《路无尽》绝不雷同于一般的作品,这是一部形而上的探索片,可以拍得非常美非常炫,故事很简单,寓意极深刻,表面上看讲的是人性的进化,但实质隐含的却是人性的蜕变,华子说这是个大命题,因为进化的本质一定是对原本的蜕变,难道我们不承认现今的人类似乎离动物越来越远了吗?人已经越来越不像动物了,人最终希望自己变成什么呢?为了能多喘两年气,不喝酒不抽烟,吃药、锻炼、体检、节欲;为了精神上的胜利,战争、摧残、杀戮、掠夺;为了理想去毁灭,为了进步去破坏,人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