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如果用来指导企业的生产运营,特别是作为绩效指标来考核时,将会带来管理层和经营者的困惑,特别是在实施精益项目的背景下,会影响经营者的信心。 我们通过下面假设的数据来分析,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
为了简单,以下假设按一天核算,且变动费用不考虑能源消耗,只以原材料为例:
1. 每个工人 1小时可以生产25件产品,(UPPH=25), 工厂需要6个工人。
2. 工人的薪资是每小时 15元,工人每天上班8小时
3. 原材料成本是每件6元。
4. 每天有1500元的间接费用(设备折旧,要分摊到成品中。
5. 市场每天需求 1000件,售价为每件 10美元。
按精益生产的方式我们只要每天生产1000件就好了,可是成本会计就会要求生产1200件,下表非常清楚的显示出他们思考方式的差异
按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因为生产有每天1200件的能力(8*25*6=1200),多生产200件账面上的单位成本会小,因此看起来单位利润应该高 (10-7.85>10-8.22),但实际上这部分利润都是在存货里还没实现,而现金流入量却比精益生产方式少很多。这部分存货能卖还好说,就怕哪天市场突然萎缩,这笔存货就麻烦了。但是不做库存会不会丧失销售机会呢?怎么说也有机会市场增大吧?我想这是现金较充足公司的老板在精益所提出的限量生产方面会有犹豫的原因。反而小公司的老板特别关注现金流,会坚决的只做或只买订单所需的物品。因此,中国的中小企业从某方面说应该更容易走向精益。而上市公司由于现金流充足,又要报表好看,是不是真想走向精益还很难说。这会不会是中国很多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呢?
最后两个问题,请大家通过计算做出决策:
1> 有客户要求每天增加购买200件产品,但是只付7元/件(低于成本价),做还是不做?
2> 客户提出按 7元/件每天购买增加 350件的情况下,怎么处理 ?(要付加班费喔) http://www.tpm123.com http://www.szkaizen.com/#/fash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