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精益生产内涵
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都包含有精益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例如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章节分别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最基本质量管理要求和适用于持续改进经营业绩的指导性要求。尤其是汽车行业的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件和相关服务组织应用ISO 9001:2000的特殊要求》针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制定的行业性标准(技术规范),更把实现精益生产的特别要求列入了标准的条款,为引进和推广精益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ISO/TS 16949的特殊要求中有不少与精益生产相关的条款,这些内容的融入,为汽车行业的精益生产的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现选择同资源管理、设计开发、标识和产品防护等相关条款中具有精益生产内涵要求,展开有关精益生产要求的讨论。 1. 员工激励和授权
ISO/TS 16949特殊要求对ISO 9001的6.2.2能力、培训和意识(2008版)补充的第4款项是“员工激励和授权”(6.2.2.4),这是对5.5.1职责和权限一节所补充的“质量职责”(5.5.1.1)的“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应有权停止生产,以纠正质量问题”论述所作的进一步资源配置要求的明确和管理职责的展开。
该条款指出:组织应实施员工激励、授权管理,目的是提高员工对质量的认识水平,促进员工努力实现质量目标。这说明,没有授权就谈不上管理;没有充分的授权,下级事事要请示,事事需报告,便有处处受制于别人之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下级创造性地展开工作。丰田汽车公司之所以能在精益生产上领先,与其管理上的充分授权,给员工以应有的尊严直接有关,这不仅促进了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成就其取得了日本最大汽车公司桂冠。 2. 展开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活动
基础设施(6.3)的补充款项(6.3.1)要求组织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计划。工厂的布局应尽量减少材料的转移和搬运,优化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这项要求与精益生产原则休戚相关,通过“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里的自动化是由日语“jidoka”一词所定义的自动化生产方式,即:机器生产每个部件之后自动监测每个部件,一旦发现缺陷,自动通知有关人员。关注这一计划的实施有效性,目的在于达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制造过程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互动和减少搬运和生产空间的浪费才是这一补充条款的本意。
3. 设计和开发关注于防错
一条显目地列于ISO/TS 16949技术规范7.3设计和开发章节标题下的“注”,明白地表述了“7.3的要求包括对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且关注于防错,而不是找错误。”的指导思想。为补充的“多方论证”(7.3.1.1)等10个款项作了提示,指出差错的预防要由产品工程和制造工程协力开展的同步工程来驱动。并强调多方论证、产品设计输出-补充和过程设计输出,以及相关要求中关注防错措施。
典型的多方论证要由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和其他适当人员参加,对特殊特性、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s)的开发与最终确定;控制计划的制定与评审进行多方论证,确保在合理应用QFD(质量功能展开)、VE(价值工程)、IE(工业工程)、DOE(实验设计)方法及试验、生产和现场反馈信息的利用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提高质量。
防错源自日文“poka-yoke”(防差错系统),是指该系统可以防止制作错误的部件、识别错误的流程。7.3.3.1产品设计输出-补充条款中指出:“适当时,产品设计输出应包括产品防错”;7.3.3.2过程设计输出也指出“适当时,过程设计输出应包括防错活动的结果”。这说明在精益生产的体系中,应该有防错的措施及活动的要求。防错成了设计和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 4. 全过程中使用标识
技术规范的7.5.3.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款项指出了“以上7.5.3中的„适当时‟不适用”汽车行业。这一要求将有利于正确使用和加工产品,防止混淆和防止产品错误地流入下道工序或出货,同时也有利于贮存控制和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全过程标识的最佳途径是实行看板管理,指的是一种由“标签或者信号”组成的信息系统,通过附着在运输容器上的卡片传递指令,记载着一个流程应该向前面相临的流程领取的组件种类和数量。实现“看板”管理,将传统生产的“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看板”信息向前道工序取货,以实现精益生产的“拉动”需求。 5. 库存控制旨在减少浪费
技术规范专门列出“贮存和库存量”(7.5.5.1)款项,要求组织应使用库存管理系统,以优化库存周转期,确保货物周转。
过量的库存会造成大量资金积压,同时库存过程也消耗了组织的利润。实际上,减少库存就意味着减少浪费;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库存管理系统,就是一项减少浪费的措施。组织需要把“优化库存”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并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包括不断压缩库存量,建立安全库存量(如淡季和旺季分别设定上、下限量),计算库存周转率,优化库存周转期。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都是组织现代化经营和生产的重要工具,两者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将会进一步促进彼此应用领域的发展和使用效果的提高。它们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长期以来,精益生产一般只适用于生产布局和设备配置稳定的大规模生产环境。当前,为应对精益生产不适于不断改变布局和新设备变化的环境的问题,精益生产正朝着“通过迅速改变运作和战略联盟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敏捷制造”方向发展,以达到迅速把新产品引入变化的市场。相信质量管理也将会适应这种需要,进行质量创新,提供单件产品“准时制”(just-in-time JIT)质量控制和快速设备调试精度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实现质量管理的新突破,以适应精益生产的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