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工程的视角考察丰田生产方式》连载三 第一篇 工厂改善的起源 第二章 工序的改善
2.3 检验的改善 过去的“检验”或“质量管理”中,是否存在许多误解或是错觉呢? 2.3.1 判别检验与反馈检验 访问许多公司时,我问到:“贵公司产品的质量表现如何呢?”所得到的答案大约是“整体不良率约为6.5%”,可看到统计图表的内容如下: · 缺陷……2.5% · 尺寸不良……1.8% · 偏心……0.8% · 其它
然而,这些数据都是在最终检验工序所发现的不良,我们可称之为“死亡证明书”,而这些状况下的对策,大都是“更严格地检验”。结果,在生产现场,将检验员从一名增加为两名来检验,这么一来发生了下列现象: · 假设在增加检验员之前,1000 个的批量中,发现了100 个不良品 · 增加检验员之后,在严格的检验之下,第一天发现了80 个不良 · 第二天降低到60个 · 但是第三天,相反的却增加到120 个。
这样的状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答案是这样:“增加检验员的目的是要防止检验的疏忽,也就是‘防止可能将良品误认为不良品而废弃,或是将不良品混入良品之中的疏忽’。换句话说即使增加检验员可有效地‘增加检验的可靠度’但对‘不良率的降低’却完全没有效果。” 这是因为没有这样的基本认识所导致的,即“不良是‘加工做出来的’而‘检验只能发现不良’”。不管有多么优秀的检验员,绝无可能“将发生于加工的不良,在检验的时候将其改变成良品。”
因此“若发现不良,‘必须将此不良的信息,立刻传达给加工的工序,而加工的工序必须改善其加工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减少不良品。”于是前述的判别检验和反馈检验理解如下: · 判别检验……判别良品或是不良品,如同死亡证明的检验。 · 反馈检验……检验员将不良的信息传达给加工的部门,并且纠正其加工方法,如同健康诊断的检查。 该质量不良的信息的传达被称为“检验的反馈功能”。“反馈功能的速度越快,可以越快地减少不良率”。
以上的想法可以归纳如下: · 判别检验……为了找出不良品的检验 · 反馈检验……为了减少不良品的检验 超乎想象的,大部分的工厂认为判别检验(为了区分出良品与不良品的检查)就是检验。
2.3.2 发现不良的检验与不制造不良的检验 在松下电器有一个包装吸尘机的流程。他们将吸尘机、附属配件、说明书等包装起来,并用称重机测量其重量,以确定是否疏漏了任何配件。但因为小零件或是说明书的重量很轻,所以还是有非常少数未能检出,招致了客户抱怨的事件。因此为了彻底的防止这些极其少数的客户投诉,“他们计划去买更灵敏的称重机,但因价格昂贵与(投诉)发生的次数其实很少”,所以有些犹豫不决。
因此我到生产现场去观察实际的状况,并与生产技术主管清水先生有下列的讨论: “清水先生,这些做法‘在基本的想法上就错了’” “什么?在基本想法上就错了...什么地方?为什么?” “现在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才进行检验”,因此“为什么不能不制造不良,而不用检验呢?” 因为他是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所以他听得懂我的意思。 “您是正确的,我将立刻改善流程”,并迅速地改善了。 两个月后,我再度访问该公司。 “改善之后,客户投诉是零了”。我再到现场去,了解以下的流程: · 在放置说明书的工作台下方装上弹簧,当取说明书时会压下工作台而触动限制开关,并点亮“已放入说明书”的灯光。 · 在零件盒边上装设弓形弹簧。当从零件盒取出零件时,都会压下弓形弹簧,又会触动限制开关,并点亮“已放入零件”的灯光。 · 当“所有的零件都放进去了”之后,在接近下一工序的地方,传送带上有一挡板会下降,让包装盒可流向下一工序。 · 若忘记任一项目,警报器将会响,当包装盒接触到挡板时,蜂鸣器会响,滚轮传送机将会停止。此时,立刻检查包装盒并纠正错误。
因此任何不良的包装盒将都无法送给下一工序。 以往,是在不良发生之后,再检查是否有不良的产品,但是现在,因为在本工序里装设了能检验出不良动作的装置,所以在本工序内即可修正不良。 于是,“绝对不能流出不良品”。 结果,发生了最重要的想法改变:“不是在不良发生之后再检验,而是能对‘不制造不良’进行检验”。
访问许多客户工厂时,我常对「安装了许多很好的检验装置」印象深刻。但经常见到最重要的基本想法“在做什么检验呢?”—— 也就是“他们到底是在做‘不良检出’或是‘不制造不良’的检验”错误时,当然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如果没有正确地理解检验的目的”,纵然有“极为优秀的检验方法”、特别安装的装置,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结果。因此清晰的认识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2.3.3 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 约在1951年,“以推断统计学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导入了日本,而采用“因果图、频次分布图、控制图、抽样检验、实验计划法等”新方法,对日本的质量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日本电气公司的K先生首次说明这些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时表示:“因为‘全数检验’很麻烦,而且很难正确地实施检验,所以推断统计学是‘有学术根据的抽样检验’方法,它将更为理想。” 于是我自己也相信“毫无疑问,‘抽样检验’以统计学为基础,所以比全数检验要好得多”。
但是大约在1965年,我与松下电器当时的常务董事会谈时,他说:“我们公司的电视,即使是一台,也不能有不良品。因为不论我们生产了几十万台或几百万台,顾客从我们这里‘只买其中的一台而已’”。 此时,若整个生产量中有一台不良,则“松下电器的电视有问题”的风声将立刻传开。这也就是我不断地对制造现场叮咛“一台也不可以有不良”的原因。这是非常正确的想法,所以我说:“我同意你。”
突然,我注意到“诶!即使这么说,他们在工厂却采用抽样检验”。他们是否也有“抽样检验时,在50万或100万个产品中,即使出现一个不良,也是在所难免。”的基本想法呢?
而且又认为“抽样检验有统计学上的背景,所以是个非常合理的方法。但这两个现象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我在回东京的新干线上苦苦思考着,突然有了以下的心得:“抽样检验”只是“合理化了检验方法”绝非“合理化了质量保证”。
此后,我拼命地思考“毫不费力的全数检验方法”的结果,发现了许多以往从未想到的“全数检验”的方法。 因为以往我认为“‘抽样检验’是具有统计学根据的合理方法”,所以完全未思考其他的事情。但在突然领悟到“抽样检验只不过是合理化了检验手段”之后,眼光突然亮了起来,想出了许多优秀的“全数检查方法”。 但是仍有许多人被“因它有统计学上的根据……”的假象所蒙蔽,所以坚持“抽样检验是最佳方法”。我为此只能感到非常的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