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月,出差途中,有幸拜读了宝钢集团陈东彤女士的一篇案例研究文章《多元化企业集团可以为业务单元做什么?——从哈佛商学院丹纳赫案例看企业集团创造价值》,文章从另一个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丹纳赫DBS(Danaher Business System)业务系统的强大实力。
美国丹纳赫公司,1985年成立,以几乎每个月一项收购的速度,在2001年至2006年,完成50项并购,期间集团销售收入和利润翻番,到2013年,营业收入1166亿人民币,而其净利率高达15%。被丹纳赫并购的企业,经过丹纳赫的妙手,营业利润普遍提升7个百分点,高的可达到12个百分点。丹纳赫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清晰的并购对象筛选标准、分类管理的并购清单和远远早于交易的充分准备之外,丹纳赫的业务体系DBS是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
DBS同样源自于丰田的TPS,早在1987年开始在丹纳赫公司实施,是当时为数不多实施KAIZEN的美国公司之一,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DBS的应用范围从生产制造流程逐步扩展到业务流程的各方面,最终形成为人力资源评估(People)、战略规划(Plan)、过程管理(Process)和绩效管理(Performance)四个方面的管理系统,即4P。在公司网站上,“DBS是丹纳赫的文化,丹纳赫就是DBS”的标语非常醒目。以持续改善的精益理念为核心,丹纳赫自主开发了50个管理工具,并在并购后的第一时间将DBS的理念和工具引入新并购企业。
、丹纳赫的发展速度和攻城略地的气势令人羡慕,而DBS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发人深省也令人兴奋,它怂恿着我们原本按捺不住的激情回到ONE构建的现实,我们再脚踏实地去梳理一下ONE模式的2014。 翻开这期即将出版的《改善》杂志清样,一个明显的感觉是文章的质量普遍很高,在悉心呵护ONE点滴成果的同时,可以看到,大家对问题的思考更加理性和深刻,对精益的认识从局部走向系统;在运用框架和工具时,更务实地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环境和人员状况灵活设计,并通过创新的思维将精益工具方法与管理机制、人员能力培养、文化理念落地有机结合。毫无疑问,我们的认知和实践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ONE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会思考的管理系统”。同样,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有新的目标;在推进方式上,我们要有新阵法。
首先,瞄准“绿洲”。去年,我们提出了建设“绿洲工厂”构想,通过这样的机制设计,其目的是传递一种清晰的导向。“绿洲”应该是我们各家企业共同的梦想,我们呼唤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只要您有志于此,我们必倾斜资源。
第二,强化指标牵引。过去几年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特别要求结果导向,按照吴副总裁的策略要求:“我们暂时不要过多鼓励‘以结果论英雄’”,因为打基础需要一个过程,改善也并不能马上和收益一一对应,但只要流程改善了,业绩不请自来。有了前面几年的各种积累,是时候该提高“指标牵引”的要求了,我们要更为扎实的“大数据”,也要构建更重实效的指标体系,其出发点不是“急功近利”,而是让工作和改善更加可以衡量。
第三,为ONE做“加减乘除”。ONE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时间去积累,需要张弛有度,没有“暴风骤雨”式的推进,大家感受不到差距,也很难迅速打开局面,我们也没有资格去谈“润物细无声”。有了过去的基础,才有我们今天优化的从容。 兼收并蓄,不断学习是ONE秉承的理念,因此,“加法”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对于“减负”的问题,在本期杂志中,太仓中集唐铁先生有深入的论述,我都赞成。目前,对于成熟模块,我们鼓励各企业更客观的审视模块中体系内容、现场活动,考量其在当前阶段执行的合理性、适合度,对走形式的、暂时难以落地的内容可以理性甄别并做“减法”;对现场落地十分必要但效果不够的举措,可以增加频次,做“乘法”;同理,对现场执行效果显著可适当降低频次的活动,可以考虑做“除法”,比如一些项目的现场点检,部分定期保全的项目和定保周期等。所有“加减乘除”判断,其原则是能够因地制宜,能让ONE模式真正落地。 今年,围绕着“优化减负”,我们还会携手协同企业,共同探索优化各模块的流程设计和现场表单,并在集团信息部的帮助下,通过IT手段,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秉承“先分后合”的模块构建思路,在已经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基础上,促进各模块之间的有机融合;在辅导方式上,采取“菜单+呼叫”机制,给板块和企业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
第四,精益先锋队伍建设。目前,我们已经认证集团级专员(Practitioner)453名,各板块和企业也培养出了各自层面的专员队伍。这支队伍掌握专业知识、紧贴业务实际,只要环境允许,他们将更好的扮演课题和改善载体的角色,成为公司方针落地的抓手。与此同时,我们计划开始“精益教练(Coach)”队伍的组建和培养,希望这支队伍具备多模块组合知识和更高的改善与辅导能力,能满足对集团内部和外部企业的辅导要求。
第五,在“以人为本,共同事业”上下足功夫。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ONE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我们的企业能否让数万名员工处于“中毒上瘾”般搜寻并解决问题的状态,有关于此,我们在以前的不同场合已有充分的论述,不再赘述。同时,我们也需要务实地看到,一线员工流动率较高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也是各企业的经营和ONE模式推进的巨大困扰,问题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对此的解决很难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分步解决。我们各企业在此方面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在为这一复杂问题贡献智慧,我们也因此在一步步接近目标。
从丹纳赫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TPS的无限魅力,从生产制造流程应用扩展到全业务流程持续改善,从本企业自身的体系延伸到成为并购后整合的利器,从TPS的借鉴和引入发展到企业肌体和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一切对我们依然在路上的ONE是鼓励也是要求,是对我们正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的鼓励,更是对我们应该树立更加高远目标提出的要求。 天道酬勤,春华而秋实。
作者:中集集团企管部总经理 王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