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日语hansi是“反省”的意思,意为通过批判性的自我反思追求进步。
通过十年,行走六大洲的现场访问,我究竟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又将如何指引我,在未来的现场访问应该注意些什么事?在最后这篇文章里,我希望与大家分享我的反思过程,希望有助于你的反思。
我将从现场访问观察的重要性开始说起。每当我发现自己陷入抽象的理论,或是对手头的问题无法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时,我总是会想起现场观察的威力。但是很多人喜欢在会议室或者教室里,对我从没有见过的问题征求意见。大家都想找出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即使我这个外来人从来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上周在一家大型医学中心的会议室里,遇见了一群医生,他们正在讨论医院的运营情况。当我被介绍为一位“精益”专家后,他们立刻询问我,应该如何运用精益理念去优化一系列我从未见过的流程。当然,这些医生肯定不会在没见过病人的情况下就乱下诊断,但是他们似乎很愿意听取一位从未见过“病人”的“医生”,给出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 相信你们一定也有类似的经验,因此,我所学到的最基本的一点,是必须在行动之前到现场去观察,并深入分析。大家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未来的世界一定会远比现在的好。 我学到的另外一个要点是,不要独自到现场去观察。如果一个人到现场去观察现状,并想要找出一个更好的方法去创造未来状态,我相信价值有限。相反地,我总是要求负责价值流的朋友和我一起到现场去,因为他们才有能力去解决价值流中的问题。但有时我会遇到婉拒,因为在传统的企业里,大部分的价值流改善工作都委托幕僚精益小组或外包给外部咨询师。此外,价值流中的一些问题可能会让管理层感到尴尬,所以他们不愿意同行。但是,我拒绝妥协,因为独自到现场观察的效果有限。我希望你能坚持,要求价值流的负责人和你一起到现场观察。 我学到的另一个要点是拓宽关注点。早些年,我总是把焦点集中在价值流的步骤上,实地观察作业的流程,考虑如何消除浪费。同时也关注支持部门,在价值流中如何让有能力的员工,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知识、材料和工具,供给到正确的地点。总而言之,我主要关心的是流程本身,它的表现以及潜在的技术改善。我就像一个传统的工业工程师来看待这些问题。 今天我仍然关注流程,也不后悔我花在流程上的时间,因为它帮助精益圈的朋友们提高了对流程的认识。我也对精益企业研究所在产品开发流程上的贡献感到骄傲,我们先后开发了端到端的价值流图,以及精益供应链的延伸价值流等工具。但我会更进一步,在专注流程本身之前,先思考流程的目的,然后去关注员工们如何参与改善行动。 我所谓的目的,不仅指生产的流程,更重要的是客户想要解决的问题。不论流程的现状运行得多好,我会追问流程能否提供客户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同时进一步探讨,这个价值流能否重新设计,去生产更好的产品? 我会从工人的角度去看流程,并探讨有些什么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来支援他们的工作,以取得更好的结果。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是一群有能力的员工,被局限在一个缺乏效率的流程中工作,但又没有权力去改变现况。这种情况既不应该存在,也不应该被容忍。 此外,引进精益工具之前,必须先取得流程的基本稳定。我所说的基本稳定,是指每一个步骤必须满足顾客的要求以及设备可靠性。要做到这一点,技术分析能力以及标准作业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20年来,我一直将一件印着大野耐一的名言——“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的运动衫,挂在我书桌前的墙上。我曾经想过先建立连续流和拉动系统,然后再追求基本稳定,说不定到那时候基本稳定自然就形成了。后来我发现,这就像先造楼房,再打地基一样不可行。我现在明白以上的错误,真希望有人早就点醒我。 我已经学到流程、目的和员工同等重要,但在创造价值的流程里,这三个要素应该怎样有机地结合并取得平衡?我认为这就是管理层的责任,管理是精益实践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我或许应该更早注意到这一点。 所谓管理,我不仅指职能部门的经理,或最高层管理层(CEO和COO)。 “管理”可能不是一个恰当的词汇,我指的是那些对横向价值流负责的人。 这个人必须评估价值流的结果是否与企业的目的挂钩,并协调纵向职能部门之间发生的问题,特别是有关“人”的问题。这些矛盾需要由企业高层来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案,作为战略部署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横向价值流管理,来平衡纵向职能部门的权责。只有当通向客户的横向流程和纵向的职能组织达到平衡,矛盾获得解决后,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精益企业。当我回顾过去,我们最大的遗憾是未能与管理层充分合作,对平衡横向和纵向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试验。在未来几年里,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由价值流经理带领的试验,也希望这些试点能在不同的行业里进行,包括政府和教育机构,以及不同阶段的企业(初创的公司,成熟稳定的企业,以及在危机中期待转机的企业)。 我无法独自完成这些试验,因为我并不拥有现场,但我愿意到现场去观察,问为什么,并对员工表示我的尊重。我也会把这些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与精益圈的朋友们分享。我期待在未来几年里,继续前进,不时地进行计划(P)、实施(D),更多的进行检查(C)和调整(A)。 我的反思就写到这里,接下来我想表示我的感谢。回顾过往,我无法想象有这么多遍布在全球各大洲的企业邀请我去参观。大家都知道,我说话向来直截了当,很少给予赞美,但这么多年来,大家还是热心的邀请我去访问。这体现了精益圈了不起的宽容和开放,以及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们追求进步的诚心。这让我非常感激。 最后,我想表达我对未来的信心。我不仅在过去十年里到现场观察,并写下我的感想。其实早在三十年前,我就已经开始走访并观察了不少企业。我在精益之旅中所看到的每一个进步都经过许多人的努力,成果来之不易。虽然进展并不如预期的顺利,但重要的是经历许多波折后,大家越战越勇,消费者买到不良品的机会越来越小;大多数的企业都为顾客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不断减少浪费;每一个过程的速度和责任感都明显地提高。企业开始注意到,消费者最终想得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一系列华而不实,不易配合的单个产品。我们正朝向一个美好的目标奋斗。
当今全球经济不振,有些精益企业遇到挑战,一些精益开垦者也感到疲惫,此时的反思具有特别的意义。我深具信心,只要我们坚持四项原则:设计严谨的试验,公开分享成果,定期进行反思,以及一起到现场观察,相信精益圈将会继续进步! 收听精收听精益大师洞见,分享精益实践心得,了解精益活动信息,请关注“精益企业”微信公众号! 亲密接触,请加“leanchina2014”微信号,您将被加入我们的微信群,参与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
查看往期好文,请直接回复m,获得好文列表,并可获详细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