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流程優化的過程,流程優化要圍繞優化對象要達到的目標進行;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出改進後的實施方案,並對其作出評價;針對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再次進行改進,直至滿意後開始試行,正式實施。 流程優化的主要途徑是設備更新、材料替代、環節簡化和時序調整。大部分流程可以通過流程改造的方法完成優化過程。對於某些效率低下的流程,也可以完全推翻原有流程,運用重新設計的方法獲得流程的優化。
流程改造 在難以採用設備更新和材料替代優化流程時,往往採取以下措施: 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環節和內容 有必要取消的工作,自然不必再花時間研究如何改進。某個處理、某道手續,首先要研究是否可以取消,這是改善工作程式、提高工作效率的最高原則。 合併必要的工作 如工作環節不能取消,可進而研究能否合併。為了做好一項工作,自然要有分工和合作。分工的目的,或是由於專業需要,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是因工作量超過某些人員所能承受的負擔。如果不是這樣,就需要合併。有時為了提高效率、簡化工作甚至不必過多地考慮專業分工,而且特別需要考慮保持滿負荷工作。 程式的合理重排 取消和合併以後,還要將所有程式按照合理的邏重排順序,或者在改變其他要素順序後,重新安排工作順序和步驟。在這一過程中還可進一步發現可以取消和合併的內容,使作業更有條理,工作效率更高。 簡化所必需的工作環節 對程式的改進,除去可取消和合併之外,餘下的還可進行必要的簡化,這種簡化是對工作內容和處理環節身的簡化。
重新設計新流程 如果決定採用重新設計的方法優化流程,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首先要充分理解現有流程,以避免新設計中出現類似的問題。 集思廣益,奇思妙想,提出新思路。 思路轉變成流程設計。對新提出來的流程思路的細節進行探討。不以現有流程設計為基礎,堅持“全新設計”的立場,反覆迭代,多次檢討,深入到一定細節的考慮,瞄準目標設計出新的流程。 新流程設計出來之後,應該通過模擬它在現實中的運行對設計進行檢驗。流程圖是一個描述新流程的理想手,檢驗前應畫出流程圖。
以下列舉四個常用的流程優化方法: 標桿瞄準法 標桿瞄準法/基準化分析法(benchmarking,BMK),又稱競標趕超、戰略競標,是將企業各項活動與從事該項活動最佳者進行比較,從而提出行動方法,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DMAIC模型 DMAIC模型是實施6sigma的一套操作方法。 DMAIC是6sigma管理中最重要、最經典的管理模型,主要側重在已有流程的質量改善方面。所有6σ管理涉及到的專業統計工具與方法,都貫穿在每一個6sigma質量改進項目的環節中。 ESIA分析法 所有企業的最終目的都應該是為了提升顧客在價值鏈上的價值分配。重新設計新的流程以替代原有流程的根目的,就是為了以一種新的結構方式為顧客提供這種價值的增加,及其價值增加的程度。反映到具體的流程設計上,就是盡一切可能減少流程中非增值活動調整流程中的核心增值活動。其基原則就是ESIA。 ECRS分析法 ECRS分析法,即取消(eliminate)、合併(combine)、重排(rearrange)、簡化(simplify)。 SDCA迴圈 SDCA迴圈就是標準化維持,即“標準、執行、檢查、總結(調整)”模式,包括所有和改進過程相關的流程的更新(標準化),並使其平衡運行,然後檢查過程,以確保其精確性,最後作出合理分析和調整使得過程能夠滿足願望和要求。
在瞬息萬變的產業生態中,為使成本、品質、速度與服務等能有競爭力,創造出競爭優勢和達成企業目標。從下單到採購、製造、組裝、運送、出貨、到最後達交的核心流程與支援流程,是否達到應有的競爭水準?若是無法支持企業競爭優勢和達成企業目標的流程,就應該予以改善或改造,使其產出達到應有的價值產出。
|